勁勝精密東城廠區智能制造項目是2015年國家94家智能制造專項之一,項目名稱為移動終端金屬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由東莞勁勝精密牽頭承擔,華中數控參與了整個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并且主要負責提供機床數控系統、機器人、產線總控系統和智能工廠大數據,打通了最底端的設備層到最高的決策層,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生產。
該項目具有“三國”、“六化”、“一核心”的特點。“三國”是指智能工廠全部使用國產智能裝備、國產數控系統、國產工業軟件,共有18家國內優秀企業參與建設。“六化”是指裝備自動化、工藝數字化、生產柔性化、過程可視化、信息集成化和決策自主化。“一核心”,就是建立了智能工廠設備大數據平臺,通過對設備實時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實現了機床健康保障、G代碼智能優化、斷刀監測等智能化功能。
整個項目歷時1年建設,目前已建成擁有10條自動化鉆攻生產線的智能車間,智能車間包括180臺配置華中數控HNC-818AM系統的國產高速高精鉆攻中心、81臺國產華數機器人、30臺RGV、10臺AGV小車、1套全自動配料檢測系統。同時搭載全國產化的工業軟件系統,包括華中數控新一代云數控系統平臺、CAPP、APS高級排程系統、MES生產管理系統、三維虛擬仿真系統等。該條生產線將在2017年6月接受國家驗收,這將是我國首批智能制造投產生產線、驗收線。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介紹,數控機床的大數據與零件加工質量、精度和加工效率之間存在內蘊的映射關系,是實現數控系統智能化功能的基礎。CPS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將物理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上,實現虛擬網絡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的融合(數字雙胞胎),讓物理設備具備計算、通信、精確控制、遠程協調、自治、數據采集等功能,從而實現智能制造。勁勝智能車間大數據中心以華中8型數控系統大數據采集接口為基礎,研究車間設備互聯協議,建立數控機床、生產線、車間CPS模型,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云端冷熱數據兼備及分布式存儲,最終實現數控機床7×24小時實時監控和大數據采集,建立數控機床的“數字雙胞胎”,實現機床G代碼優化、“心電圖”健康診斷、斷刀檢測、二維碼故障診斷等智能應用,開創了大數據在數控加工領域應用的新途徑,為智能化服務集成提供必要基礎。
當前,我國正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進智能制造,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數控系統、機器人、工業大數據、工業云平臺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華中數控將憑借不斷創新的智能制造技術和豐富經驗,助推中國工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不斷提升競爭力,實現“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