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到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再制造公司時,公司副經理呂軍濤正在剛剛交付使用的新廠房里忙碌著,臉上掛滿了喜悅。“集團對我們再制造項目非常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持。之前一期廠房加設備投入了1億多元,二期廠房又給建好了,剛剛投入使用。”呂軍濤從法士特再制造項目的最初規劃,到正式投產運營,都親身經歷,所以相當熟悉。
據呂軍濤介紹,法士特自2008年5月啟動變速器再制造項目。當時,變速器再制造項目在國內剛剛起步,沒有可以借鑒的目標。公司派人進行了一年半的調研,在遵循技術可行性、效率優先、成本控制的三個原則基礎上,正式確定了再制造項目的發展思路。
“再制造是新興產業,啟動成本高,運營周期長,前期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扶持項目走上正軌,才能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我們好在依托法士特集團自有資源,從原料回收到投入市場,從技術、渠道和資金方面都有保障,相比獨立的再制造企業,優勢很明顯。所以盡管時間短,項目已經有了很好的起步。”呂軍濤表示。
在再制造公司,記者看到了幾百臺剛剛回收來的舊變速器。許多再制造企業苦惱的舊件收不上來的問題,在這里似乎并不存在。法士特集團作為中國商用變速器的領軍者,目前市場保有量超過300萬臺,給再制造項目提供了大量可供回收的原材料。而法士特集團專屬的1300家售后服務點,又為舊件返回原廠提供了穩定的渠道。
呂軍濤順著再制造的生產線介紹說,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是指將廢舊的零部件完全拆解、清洗、再加工、裝配,并且通過測試恢復到具有原產品一樣的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的生產工藝流程。再制造的零部件執行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和檢驗試驗標準與新品完全一致,由于再制造產品的大部分零件經過了運行過程中的長期磨合,其質量甚至優于新件。這是再制造與一般意義上的翻新、二手貨最重要的區別。再制造零部件可以節約70%以上的材料,節能60%以上,降低成本50%左右,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再制造是循環經濟,所以生產過程中我們也努力做到低碳、環保。舊變速器里的廢油回收后交給專業廠家做集中處理,專門引進的碳氫真空超聲波清洗機技術,不僅清洗干凈徹底,而且排放少,每個月排出的雜質僅有30公斤。”呂軍濤邊說邊自信地拿自己的白襯衫擦拭清洗過的零部件。集團健全的售后服務體系,不僅給再制造提供了舊件原料,也為再制造產品進入市場提供了便利。呂軍濤說,“由于再制造產品比新品價格低30%左右,又有法士特集團的品牌質量做保障,所以100臺再制造產品出廠進入服務點后,三天就能售完。”他笑著說,第一批產品進入市場是在2010年底,用戶反饋“價格優惠,換上就能用,都不用磨合”。
做技術出身的呂軍濤對研發和交流格外看重。對于國內再制造領域的技術狀況,他說,目前再制造領域沒有技術和信息交流的平臺,想了解點行業內的情況,基本都是靠熟人打聽。他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或機構應推動平臺建設,以實現領域內信息共享,這將有利于推動整個再制造行業的發展。
2011年3月份,法士特集團成立了汽車工程研究院,引進了一流的實驗設備和大批的工程技術人員,這對法士特的再制造項目而言,無疑為下一步的技術研發提供了支撐和平臺。“目前,再制造公司依然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小,但市場有需求,加上集團的資源優勢,再制造公司很快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呂軍濤信心滿滿地說,公司將在繼續穩扎穩打的基礎上,逐步提高產量,明年爭取做到年產上萬臺。